這本達文西密碼是風靡一時的暢銷小說,甚至出了電影版。
在看這本小說前我就已經看過電影版了~
因此,大多數人的「不懂前面再講什麼」的困擾,並沒有發生在我身上~~ (這算是先看電影的好處囉!)

雖然距離看電影已經有一陣子了,不過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,電影裡的情結卻依然清晰在我腦海裡~~ 
也就同時間幫助我閱讀這本充滿宗教文學的小說囉~

老實說,我並不是說很喜歡這本小說。。理由很簡單,太多的宗教文學,太多的數字推理等~
吸引不起我的興趣,導致看到最後已經有點興趣缺缺了~ 雖然說,越是後面越精采,但也或許因為看過電影版了~
對於結局也就不陌生。。換句話說,也就不會說期待結局了!

雖然說個人不是挺喜歡這本小說,但是,不可否認的,這的確是本好書~ 
至少那陣子看完電影版的時候,可是深深的喜歡「達文西密碼」呢!或許就是因為小說裡給的detail太多了~
反而顯的多餘~ 而就形成了,又臭又長的小說囉~ 

當然啦~ 這些都是個人的觀點,每個人喜歡的小說類型皆不同,而這類型,碰巧就是我不甚喜歡的類型囉!!

嘿嘿~ 我猶記得上本看的小說「風之影」有個影評說「看完這本小說,你會覺得往後十本你看的小說都很爛!」
不知道此時此刻我能不能說,這句話真的是真的!!!(畢竟,我後來看的三本小說,的確。。都不是那麼好~ 這其中有「達文西的密碼」、「大象的眼淚」和「蒼蠅王」。。。)



(以下摘自:網路博客來)

作者:丹‧布朗/著
原文作者:Dan Brown
譯者:尤傳莉/譯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4年08月13日

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羅柏‧蘭登到巴黎出差的深夜,突然接到一通緊急電話,通知他羅浮宮年高德邵的館長遭人謀殺,就在博物館內,屍體旁邊留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密碼。蘭登與法國美女密碼專家 Sophie Neveu 在整理分析謎團的過程中,驚訝地發現在達文西的作品中藏有一連串的線索。這些線索人人可見,卻被畫家巧妙地偽裝,加以隱藏。

蘭登發現一連串令人震驚的關聯:已故的館長是鍚安會的一員--鍚安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祕密會社,其中的成員包括牛頓、波提且利、雨果,和達文西等人。至此蘭登發現自己正在追蹤一個石破天驚的歷史大祕密,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個世紀、既富啟發性又危險的祕密。在這場遍及巴黎的追逐中,蘭登和 Neveu 發現他們是在跟一個始終不露面的幕後主使者鬥智,這個人似乎總是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。除非他們可以解開這個錯綜複雜的謎團,否則錫安會的祕密,這個具爆炸力的古老真相,將永遠消失。



(以下摘自:網路達文西密碼心得 - http://momoge.blogspot.com/2007/05/blog-post_24.html)

小說裡提及的東西,對基督教文化有稍多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實是老梗。不過舊瓶總是有新酒可以裝,作者的拼湊功力的確高竿,加上很敢掰,把一堆很遷強的東西硬是湊在一塊(簡單講就是靠魄力,看他的小說制式化的引言),倒是很像一回事。

秘密結社在全世界都是種「明知道很常見,但又覺得很神秘」的東西,有些形象還不太差,但大部分給人觀感都不好(因為其實就是黑道,像洪門或天地會這種,有著民族或宗教的包裝,要不然就是像新納粹這類的)。

而且這類科層威權組織跟現代民主潮流有著根本的違背,與一般的社團或政黨屬性上完全不同,也難怪大多數人會敬而遠之。

不過如果在眾多秘密結社中,有個是已有千年歷史,而且身負守護史上最大秘密的責任時,在這種開放社會會變怎樣?

當然,這不是本書討論的狀況。這本書講的是權力的爭奪,對於真理詮釋權的爭奪。

其實書中的兩方(最後變三方),都只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實而已,這也是作者利害的地方,他並沒有討好那一邊(好吧!也許對主角有些偏愛),而只是丟出一堆資料,並做出自以為是的陳述(雖然他接受訪問時義正辭嚴的,但我總覺得這是炒作)。

耶穌有沒有子嗣?這一點對基督宗教當然是很大的挑戰。其實這種爭論也已經延續千年了,只是台灣因為基督徒少,不大明白而已。

我感興趣的另一點是,佛陀有沒有子嗣?應該有啊!他還是王子時早娶妻生子了,那後代跑哪去了?

更不要提什麼炎黃子孫之類的東西了。

對於「神」的子嗣的態度,也決定了文明的進展方式。

日本天皇是神的子嗣、埃及法老是神的子嗣、中國人認為自己全是神的子嗣。

歐美則做了切割,不,應該說這種思維從希臘時代就開始了。神跟人是不一樣的,所以,重點來了:「神不可以被挑戰,人卻可以。」

因此西方的王者可以被挑戰,東方卻不行。東方文明的極權程度跟西方比起來真是差多了,文化中所隱含的奴性以比較高,民主思想當然落後人家百年。

    總之,基督有沒有後代對基督宗教的挑戰是很大的,那這個做文章當然有話題。只能說,作者有市場敏感度,蒐集資料很用心,安排劇情跟有一套,文筆也不算差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