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非死不可的好處是可以以莫名其妙的方式找到很多失散多年的朋友,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中同學都在做些什麼。
或許不會有所聯絡,但還是會偶而看一下對方在做些什麼。
看到自己的高中同學畢了業,去了美國紐約,目前正在修讀她一直都很有興趣也很有天分的美術,過著看起來就很開心的生活。
忍不住回頭看看自己。
忍不住問自己,到底都在做些什麼?!
讀日文,是興趣,是喜歡,但,最終呢?!
可以給我些什麼?!
即使只是興趣,真的要將他學以自用就得將它學成精。
不能只是皮毛而已。
讀心理學,又是另一個因興趣而讀的科目。
但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知道,心理學不會是我未來的路。
因為這條路實在太渺茫。
我能將它讀到最後讀到精通讀到成了心理醫師嗎?!
如果行,那我得花多少年的時間去讀?
我得去考PhD,我得拿到執照才可以去當心理醫師。
這條路,我走得下去嗎?!
如果半路停下來了,那我對得起付學費的爸爸嗎?!
如果半路停下來了,那我消耗的這些時間又算什麼?!
人生,真的不能簡簡單單的過去。
真的不能單單純純無憂無慮的過著。
終究得去煩惱。
終究得去思考。
終究得去面對。
而我只知道,我還沒準備好。
而我也知道,我還在逃避著什麼。
但我也忍不住想問自己,到底都在做些什麼?!
毫無目標毫無目的的一直走。
而這樣,能走到哪?
能走出什麼結果?!
【慣性逃避。】
全站熱搜